时间:2018-9-6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女神or女婶?一个小小的细节瞬间就能让你暴露

先来猜猜看,这是谁的脚?一张脚部特写:干皮、褶皱、粗糙……

????Ohmygod!这是谁的脚(⊙o⊙)!你能想到这是女神Rihanna的脚部特写吗?精致的妆容下面,是截然相反的粗糙的肌肤...

Rihanna

  精心装扮,妆发精致,你眼中的自己是这样的→女神

美美哒

  不注重细节(处女座胜出),不拘小节,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的→女婶

亮瞎我的眼

  从女神到女婶,之间跨越的并不是鸿沟,而是这4个身体保养细节,快来Check下,你是女神还是女婶!

手肘

易忽略保养细节一:手肘

  许多美女十分注重防晒和美白,给人一种白皙细嫩的整体感觉,但是却忽视了手肘的保养。黑黑的肘关节会让形象大打折扣。经常弯曲又摩擦的肘关节非常容易产生积累角质,也很容易干燥起皮,皱巴巴的手肘显得十分粗糙,成为明显的美中不足。

  手肘保养方法:

  想要改善手肘部位的干燥粗糙,软化角质和嫩滑皮肤尤其重要。首先要定期进行肘部去角质,可以用一个盆装上约40摄氏度的热水,把肘部浸泡在其中大约5分钟。待热水软化皮肤后,使用去角质产品在手肘进行按摩,可以配合打圈的方式,注意采用适度的力道。大颗粒的身体磨砂膏和浴盐会是不错的选择。去角质完成后,第二步就可以进行滋润和嫩滑了。去掉角质、打开毛孔后,乳液能被更好地吸收。可以轻微地进行肘部按摩,促进血液循环,保湿的同时防止色素沉着,提亮肤色。

膝盖

  易忽略保养细节二:膝盖

  膝盖也是经常弯曲摩擦的部位。由于行走姿势、站立方式、运动方式的差别,许多人的膝盖都会发黑发厚,看起来粗糙而干燥,有时甚至会突出一小块肉,使大小腿看起来不直。膝盖也是经常被忽视,但看起来十分明显的部位,所以加强膝盖部位的保养护肤很重要喔。

  膝盖保养方法:

  为了避免膝盖上形成多余的肉,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正确的姿态。走路时收腹、挺胸、抬头,腰部立起、腿部微微发力,尽量以适中的步伐沿着直线走。这样的走姿对塑形和健康有很多好处,也有助于塑造平直的双腿曲线,减少膝盖部位的多余肌肉。如果膝盖和大小腿浮肿的话,可以平躺在床上,将双腿沿着墙面举起90度,靠着墙面保持20分钟,这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。也可以定期对膝盖部位进行去角质和滋润,手法和手肘部位的保养相同。

脚踝

  易忽略保养细节三:脚踝

  女人的鞋柜中永远不缺各式各样的美鞋,但新鞋磨脚的问题却让我们的脚部饱受折磨。踝关节的摩擦会使脚踝部产生皱纹,干燥粗糙,甚至会比周围皮肤黑几度。如今露出脚踝也成为时尚的小心机,全身的搭配怎么能被脚踝的粗糙拖了后腿呢?

  脚踝保养方法:

  脚踝部也是积聚角质较多的部位,新鞋、袜子的摩擦有时还会在脚踝处生出水泡或茧子。所以脚踝部的保养要从泡脚开始,先起到软化和清洁的作用。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到30分钟,活化足部和脚踝部的血液,软化皮肤。因为踝关节处的皮肤较薄,所以要用搓澡巾轻轻擦干净。每周可以为足部和踝关节部位做1-2次足膜,还有每天洗完脚后用护足霜涂抹滋润也十分重要哦。

指缘

易忽略保养细节四:指缘

许多人在护甲美甲的时候,都忽视了指缘肌肤的保养。有时候美甲产品的涂抹也会加剧指缘的脱皮和倒刺。日常饮食缺乏维生素也会导致指缘脱皮和长倒刺。如果不定期清理和保养,指缘处会因干燥倒刺产生疼痛感,也影响了美观。

指缘保养方法:

指缘保养的第一步是去死皮和软化角质。将双手浸泡在放有柠檬片的温水中,柠檬片中的酸可以帮助死皮掉落,五分钟后拿出并擦干。这时就可以用修甲工具轻轻推压软皮了。软皮慢慢推掉后,要用指甲营养油轻轻涂一层,给指缘来一个保湿和防护。也可以用指腹进行打圈按摩,促进精华成分被充分吸收。平常要经常涂抹滋润的护手霜,每次也不要忘记涂抹指缘部分。

细节养护这些利器必不可少

知道为什么会有伪女神吗?因为再精致的妆容也遮盖不了你身体衰老的痕迹!紫一葡萄籽中含有一种叫葡多酚的物质,也称花青素,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,能有效抵抗皮肤氧化衰老和皱纹的产生。此外,花青素还能够修复受伤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,在紫外线照射强烈的天气使用效果最佳,能够使皮肤保持美白健康,减少皱纹、保持皮肤的柔润光滑;清除痤疮、愈合疤痕。

  紫一葡萄籽维E软胶囊淡斑美白抗氧化女人美丽的秘密

  5瓶改善装:?元

  12瓶巩固装:元

  10瓶强效装:元

  12+6高端定制驻颜装:元

  此外,为庆11.11期间,紫一销量突破2百万!同时跻身保健行业强!!!

  当然,也为感恩亲们对紫一菇凉一直以来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初期的图片
白癜风效果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