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://m.39.net/pf/a_4364576.html “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”松浦弥太郎,和造型设计师伊藤正子写了本书《好物》,记录了样可以陪伴他们终身的好东西。 清单编辑部推出同名专栏,连载个物品和我们的故事。 它们或许并不昂贵,也不稀有,但无一例外,都曾照亮过我们的生活。 我妈床头常年放着两个棕色小瓶子,半个手掌高,瓶身上贴着白底蓝框的标签纸,纸上手写的字迹如今看来十分模糊,但依稀可辨——“甘油”。 两瓶甘油的区别在于,一瓶是纯甘油,另一瓶是稀释过的,可以直接上身涂。它们是我对“护肤品”的初始认知,也是一场一二十年持久战的开端。 故事要从我进入青春期的某年冬天讲起。 南方小城的冬天又湿又冷,每晚例行泡脚结束后,我妈都会一把捉住我猴儿急往袜子里套的脚,把裤腿撸到膝盖以上,然后往我小腿上抹那个棕色瓶子里倒出来的甘油。有时她的手很凉,凉得我一个哆嗦只想挣扎逃脱。当然是脱逃不了的,我妈力气大得很,现在还能扛一袋50公斤的大米上三楼。 她一边抹甘油,一边重复那句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: “都怪‘洗三’的时候没给你涂好甘油。” “洗三”是我老家的风俗,小孩子生下来后的第三天中午要洗一次澡,所以叫做“洗三”。它仪式感很重,给小孩子洗澡的人得是家里有身份、有经验的老夫人,还要专门准备新毛巾,以及一瓶甘油。 洗完澡擦干水后,老夫人会用甘油细致地抹遍孩子的全身,除了保湿护肤的作用,也有祝福的意味在里面。用现在的育儿理念来看,或许它也是长辈给新晋妈妈做的一次抚触演示吧。 大人们相信,“洗三”洗得好,甘油抹得足,孩子长大后就会水灵白嫩、聪明可爱。 而当年的我一点不是按着“水灵白嫩”的方向发展的——脸上冒着常年不消停的痘(而我的表兄弟姐妹、堂兄弟姐妹们似乎都没怎么长过痘?)、小腿上有着一片片密集的红色小疙瘩。对,我有挺严重的鸡皮肤。 你可能知道(当然,现在的我也知道了),“鸡皮肤”在医学上叫做“毛周角化症”,它一方面跟遗传有关,另一方面跟所处环境有关,如果环境十分干燥,加上皮肤和衣物经常的摩擦,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流失过多水分,就会在皮肤上生出角蛋白,角蛋白本来是角质层的重要成分,但一旦它过多,就会阻塞毛囊、堵住皮脂,从而在毛囊上形成一个个“栓塞”,这就是所谓的“鸡皮肤”。 鸡皮肤虽然不好看,但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它没得根治,但是可以改善,比如适当地去角质、坚持用保湿身体乳就能缓解症状。 遗憾的是,当年我妈和我并不清楚这些,诊所医生一句轻描淡写的“不是病,别担心,长大点自然就好了”不知怎的反而催生了我妈的某种内疚,于是她不知从哪儿找来了那两个棕色瓶子的甘油,开始了给我例行涂甘油,或者监督我自己涂甘油的日子。这一涂,就涂到了我高考结束那年。 我不清楚当年自己的“洗三”是不是真发生了些什么,反正青春期的少女总是心思细腻、联想能力一流,结合我妈的话联系上下文思考——叔伯家都至少有一个儿子,我爸妈却只有我一个女儿;奶奶好像不太喜欢我妈;伯母们跟我家关系很微妙,总是有“站队”嚼舌根的情况发生…… 我脑补了一出大家庭里长房、二房、三房的宅斗大戏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长辈们不喜欢我这个女孩子,我的“洗三”被“敷衍了事”了,我妈因此对我的鸡皮肤很内疚,我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她的内疚里被涂甘油了。 对一个敏感的孩子来说,大概没什么事情比认为自己不被爱着更难受的了。我内心里也怪我妈,虽然不清楚到底怪她的什么。 考上大学后离家过的第一个冬天,我妈打电话说要不要寄点甘油过来,我拒绝了,说学校这边可以买到。事实上,从那时候起我就不用甘油了,虽然说它无色、无味,但我总觉得有股隐隐的不惹人喜欢的气味,而且它油腻、吸收不够好,蹭得衣服、床上都是,自己不受控制就起了烦躁感。 我开始尝试各种去角质、深层清洁的东西,比如搓澡巾、磨砂膏、硫磺皂,物极必反啊,洗得过头了,鸡皮肤没缓解,反而更严重了,因为身体接收到了“外界环境真的很差”的信号,角蛋白长得更加欢乐更加多了……“算了,爱长不长吧,我不管了”,一年一年的,身体上的小疙瘩最终长成了心里的小疙瘩。 你是不是想,故事到此为止,不管怎样应该有个ending吧?并没有。 这两年我到北京工作,离家直线距离将近公里,我妈很久没有说过甘油的事了,我则因为北方干燥的气候,而一年四季尽可能都开着加湿器,一早一晚涂着身体乳,什么凡士林、什么欧舒丹芍药润肤露,最喜欢的是用了一年多的AHAVA死海植萃补水膏和AHAVA矿植物柔滑活力身体乳(粉色瓶子,仙人掌粉红椒香那款),像冰淇淋一样的质地,淡雅的气味,吸收快,抹上就往被窝里钻都行。 这些身体乳都不是专门针对鸡皮肤,但因为一直坚持用,我身上的小疙瘩们反倒一点点消下去了,只剩一些依稀可见的红点。算是某种意义上的“无心栽柳”么?一旦不深究,只专注于眼前,很多事情反倒变得简单清晰了。 现在有时会想,我妈其实也许知道,我小腿上的鸡皮肤,跟当年那场没有涂好甘油的“洗三”关系不大,她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跟青春期、独自在外的女儿沟通,所以想要一个理由吧。 每晚泡完脚,涂甘油的几分钟是另一种“抚触”,我们本来可以聊点什么的。不过幸好,现在一切为时不晚,因为我终于意识到了它。 ·TheEnd· 撰文梨花 设计哪呢哪呢 -推荐阅读-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文章 喜欢这个栏目,就点个▼赞吧!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|